重大调整!TEMU限制开店数量,这类卖家天塌了

卖家:后悔开少了

重大调整!TEMU限制开店数量,这类卖家天塌了

2025年开年伊始,TEMU刚生效的一项新规立即在卖家圈引起轩然大波。

01

开年新规:限制开店数量

1月3日消息,Temu官方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一个公司主体下最多只能开2个店即:非半托管和半托管店铺各1个。此前Temu允许一个公司主体可开设多达20个子店铺。

对于已有店铺的商家,店铺数量将固化不再增加。仅以下两种情况可新增店铺:

●若只注册全托管店铺,可新增一个半托管店铺;

●若只注册半托管店铺,可新增一个全托管店铺。

比如,大陆企业原本开了3个包含全托和半托的店铺就不能再新开店;要是原本3个店都是同一类型(如全是半托管),可特批新增1个全托管店铺。

有资深卖家分析:Temu这个新规目的也是不让卖家重复铺货,新的店数规则调整后,Temu将会升级对重复铺货的打击力度。

Temu称此次调整旨在优化平台管理,提升商家服务质量。商家需根据新政策合理规划开店策略,以适应平台变化。

02

为自运营模式铺路?

早在去年11月底,就网传TEMU即将开启POP(第三方商家自运营)模式,在该模式下,卖家自主选品定价、开设经营店铺并负责发货到海外,平台则收取交易佣金。TEMU未来会推出甚至重点布局自运营模式的原因分析如下。

1. 实现商业闭环 

电商平台的盈利模式通常经历“佣金——广告费”的演变过程。TEMU前期通过全托管和半托管模式已经吸引了大量用户和流量,目前TEMU的用户量已经与亚马逊难分伯仲。当体量做到一定程度后,卖流量将是其核心变现方式。而卖流量的前提是商家自营,因为只有商家自己运营店铺时,才有动力去竞价购买流量和广告位。

并且,TEMU作为平台方,要想进一步抢夺亚马逊的客户群体,就要放大平台效应,通过全托管、半托管和第三方商家自运营并行,让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卖家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运营模式,构建更加多元的商业生态。

此外,跨境电商的复杂程度远高于国内电商,全托管、半托管和第三方商家自运营模式各有优势,平台借助各模式的优势,才能更好地托举起平台出海的未来。

2.实现差异化竞争 

目前TEMU还主要依靠低价策略和补贴来获客,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身的利润空间和品牌溢价能力。

从长远看,TEMU需要从单一的价格战中突围,在商品品类、用户体验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

商家自运营,商家掌握定价权、营销主导权,能根据自身产品特点来制定差异化策略,与其他平台错位竞争。

03

Temu新规对卖家的影响

●限制店铺数量:新规实施后,一家公司在Temu平台上的店铺开设上限调整为两家,这对于之前依赖多店铺运营策略的中国卖家来说是一个重大变化。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店铺结构和运营策略,优化资源分配,提高单店产出效率。

●精细化运营:卖家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客户服务和品牌建设,以适应平台的新要求和市场环境。

●流量分配机制变化:随着店铺数量的限制,Temu可能会重新制定流量分配机制。卖家需要密切关注平台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营销策略,以确保在新机制下获得足够的曝光和流量。

●自营模式的预期:有观点猜测,Temu此举可能是在为未来的自营模式铺路。卖家需要为可能的平台模式变化做好准备,包括适应自营+平台的商业模式。

Temu对其开店政策的调整,将一家公司在平台上的店铺开设上限调整为两家,其目的是为了减少重复铺货的现象,并鼓励卖家进行更精细化的运营。这也标志着Temu平台从注重店铺数量转向注重店铺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转变。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function replace_lazyload_imag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