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豁免”收紧下,跨境小包时代迎来终结?

“小额豁免”收紧下,跨境小包时代迎来终结?

“小额豁免”收紧下,跨境小包时代迎来终结?

2月以来,因为“朝令夕改”的关税政策变化,让不少跨境卖家的心情仿佛坐了几趟过山车。

2月1日,特朗普签订取消800美元免税政策,随后(2月7日)又恢复。短短几天时间,导致纽约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的包裹海关清关一度瘫痪,超百万件包裹堆在当地海关引发大量拥堵。

其实,卖家心里都很清楚,暂时恢复也就意味着接下来还有继续的可能。一旦政策落地,海量跨境小包进入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将从0陡然增长至30%左右。

“要是利润没有30%的订单不是都亏钱了?”。

根据公开数据,每天从中国运往美国的小额包裹达数十万个。也就是说,按照新规,每年从中国进入美国需要申报并缴纳关税的包裹规模将超过10亿件。

特别是对于全托管卖家来说,如果800美元以下关税豁免取消,其业务和利润肯定受影响。

01

迅速涨价又下调

涨价、下架、销量暴跌、包裹滞留机场……美国2月1日颁布的“取消800美金免税额度”行政令,让消费者、卖家、物流企业、平台措手不及。

在持续一周多的混乱后,各方逐渐回到正常轨道。

2月7日,一名美国IP的TEMU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抱怨,称其购物车里的衣服价格一夜之间大幅上涨,之前券后仅16美元的衣服,如今飙升至33美元。这一现象并非个例,许多网友在评论区表示有相同的遭遇,类似的吐槽帖子在网络上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卖家也面临困境。不少卖家反映产品被下架、销量暴跌,尤其是全托管模式的卖家受到的冲击最为明显。一位TEMU卖家表示,由于平台商品涨价和产品下架,其店铺销量腰斩。不过,目前TEMU已下调商品价格,价格回落至之前的水平,物流和通关流程也恢复了正常。

在物流方面,部分物流公司和货代曾匆忙加收报关手续费和预收关税保证金,但随后又取消了这些额外费用。顺丰、云途物流、橙联等公司陆续发布公告,宣布取消关税保证金和加收的手续费。

这一系列波动背后,是TEMU在应对美国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的策略变化。2月1日,美国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并取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小额货物的关税豁免。尽管随后美国暂时恢复了小额豁免政策,但TEMU的商品价格仍受到冲击,部分全托管商品价格甚至超过亚马逊同款。

02

中小铺货卖家面临大洗牌

美国免税政策的频繁变动,意味着跨境电商行业将迎来又一次大洗牌,很多卖家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离场。

1.卖家流失与成本压力

首先,平台可能会流失大量卖家。在美国建设或租赁海外仓,无论是对平台还是卖家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成本。能够承担海外仓成本和风险的卖家并不多。众所周知,海外仓不仅需要昂贵的租赁费用,还会拉长资金周转时间,增加库存积压的风险。

此外,有些品类也并不适合提前备货到海外仓。例如,季节性强的商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的商品以及低频长尾商品,更适合采用空运直发的模式。这些品类的特点是需求变化快、库存周转率低,提前备货到海外仓可能会导致库存积压,增加运营成本和风险。

2.价格上涨压力

除了卖家的流失,平台还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价格的上涨。免税政策的取消,必将传导到价格环节。

一旦美国消费着发现TEMU、SHEIN上以往低价的商品突然变贵,可能会转战别的平台如亚马逊去下单。

近些年,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一直在低价竞争,不少行业都已经被卷到“地板价”。甚至加速“卷”向全世界。

2024年底至今,TikTok杀入西班牙、爱尔兰市场,英国跨境小店正在筹备中,TEMU已经开始接纳日本卖家入驻,即将进军韩国市场……

03

不断收紧的“小额豁免”税收政策

当前,已有多个国都在收紧“小额豁免”的税收政策。

巴西政府于2024年6月27日正式确立并公布了针对小额跨境购物的新税制,总统卢拉签署法令,自同年8月起,所有价值50美元或以下的进口包裹将被征收20%的进口关税。

去年6月,印尼宣布将对从鞋类到陶瓷等进口产品征收100%至200%的保障性关税。8月6日,土耳其出台海外电商购物税收新规,降低免税额度并提高产品税率。法国计划从2025年起对每件快时尚产品征收5欧元的生态足迹附加费,到2030年将增至10欧元。欧盟委员会也在考虑取消150欧元免税门槛…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多国逐步收紧“小额豁免”的税收政策,跨境小包的免税红利正在消失,这无疑给跨境卖家的运营成本带来了压力,大大削减了利润空间。

同时,各国政府对“出海四小龙”的监管越来越严,尤其是欧盟。它们能否长久地“卷”全世界,也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function replace_lazyload_imag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