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还未结束,跨境行业却已遭受了多次沉重打击。
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同时也向邻国墨西哥、加拿大挥动关税大棒。
亚马逊平台也因此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严格的平台规则,尤其对于消费者法案这一类型。目前,已有亚马逊店铺因触发消费者法案而被拒死。
据了解,许多卖家早前就已经通过消费者法案审核,结果过年期间至年后店铺却陆续被停用。邮件通知显示:无法验证卖家身份。
根据该法案,亚马逊有义务收集、核实第三方卖家的相关信息。所以亚马逊每年都会要求卖家进行验证,以确保卖家账户各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01
为何会触发消费者法案审核?
消费者法案于2023年6月27日在美国正式生效。该法案主要目的是打击电商平台上的假冒商品、欺诈交易以及非法销售行为,要求像亚马逊等一系列平台对“高销量第三方卖家”进行严格的身份和资质审查,以确保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法案要求,过去24个月内,新产品在连续12个月内的销量达到200件以上,并且总交易金额超过5000美元的第三方卖家,必须向亚马逊提供相关的公司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卖家的身份认证、银行账户验证、公司注册地址、电话号码确认以及税务信息核实等重要内容。
如果卖家未按时提供必要的信息或提交的信息有误,亚马逊可能会暂停其销售权限,并冻结相关款项,直到卖家提供有效的信息并通过验证为止。
随着2025年的临近,新的消费者法案验证流程也将重新启动。通常触发审核的六个主要风险点包括:
1.高销量触发审核门槛
一旦卖家达到了“200单+5000美元”的销售标准,系统将自动标记该账户为高风险账户,并强制进入审核流程。
2.信息不完整或存在疑点
例如,企业注册地址与实际运营地址不一致,银行账户与营业执照主体不符,或者电话号码无法核实等。
3.税务信息漏洞
例如W-8BEN表格填写错误,或者税号未更新或已失效等情况。
4.账户关联风险
同一套信息注册多个账户,或IP地址和设备指纹重复使用,可能会被系统判定为关联账户。
5.历史违规记录
如曾因侵犯版权、假冒商品投诉或绩效不达标等原因被封号,新的账户可能触发二次审核。
6.未及时响应审核要求
亚马逊通常要求卖家在7-10天内提交相关材料,超时未提交材料的账户将面临封号处理。
02
消费者法案被拒原因
审核未通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一方面,部分卖家在提交资料时可能没有充分注意细节,导致资料出现不完整、不清晰或不准确的情况。例如,有些卖家提交的营业执照信息可能发生了变动,未及时更新,或者地址中的邮政编码格式存在错误。此外,法人身份证过期或照片不清晰也是常见的审核失败原因。
另一方面,随着亚马逊平台审核标准的逐步严格,很多资料虽然在表面上看似符合要求,但细节问题可能会导致审核不通过。亚马逊在审核过程中会特别关注文件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因此即便是细微的错误,也有可能让原本符合条件的资料无法通过审核。这些标准的提升意味着卖家需要更加小心和细致地准备资料。
总结来看,亚马逊消费者法案认证失败的常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交资料不完整或不准确
可能存在填写信息错误、遗漏或格式与亚马逊系统要求不符的情况。例如,地址中的邮政编码格式不正确、联系方式不全等。
2.营业执照问题
如营业执照已注销、未通过最新年检、注册地址与实际经营地点不一致、营业执照信息发生变更等。
3.法人身份问题
法人身份信息与注册时提供的不一致、法人身份证过期、法人有信用问题,如涉及法律纠纷、列入失信人员名单等。
4.店铺信息与实际不符
店铺名称、联系方式、经营范围等与提交的资料存在不符的情况。
5.银行卡信息错误
银行卡号填写错误、持卡人姓名不一致、银行对账单未满足要求等问题。
6.资料造假或涉嫌欺诈
提交虚假的资料以企图通过认证。
7.信息未及时更新
如果卖家的业务信息有所变动,却未能及时通知亚马逊并提供更新的资料,也可能导致认证失败。
03
被拒后如何申诉?
当卖家遇到消费者法案被拒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仔细核查拒审通知
通常拒审邮件会说明具体的拒绝原因,卖家应当确认是哪些资料存在问题,以及具体不符合要求的地方。
2.与亚马逊卖家支持沟通
提交工单联系亚马逊客服,说明具体情况,申请重新开启入口并提交资料。
3.准备并再次提交资料
根据拒审原因和亚马逊要求,修改、补充或更换相关资料,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并按照指示上传至系统或发送至指定邮箱。
申诉途径有两种:
1.通过卖家后台进行申诉
在亚马逊卖家后台找到申诉入口,通常位于审核通知或账户健康相关模块。
根据系统提示填写申诉内容,详细描述之前未通过审核的原因已得到解决。
2.联系亚马逊卖家支持进行申诉
通过亚马逊卖家支持热线或在线客服与亚马逊工作人员联系申诉。
在沟通时,明确表明店铺名称、账号等身份信息,并清楚阐述申诉原因,之后按照客服的指示操作。
应对消费者法案的问题需要卖家具备细致的操作和充分的准备,无论是事前预防还是事后申诉,都需遵循亚马逊的政策和规定。同时必须保持高度警觉,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来维护自身的商业利益,打造自身产品差异化销售以及独特的企业文化才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